首页

女王踢裆

时间:2025-05-23 15:46:08 作者:科技部:适时推出“创新积分制”升级版2.0 浏览量:81423

  中新社上海3月26日电 (记者 李姝徵)作为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正厚植科创“沃野”,着力培养未来产业。

  记者从26日召开的“2024临港科创大会”上了解到,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正迈入“2.0时代”。

  2019年9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整体搬迁至临港新片区。“经过将近三年的发展,我们发射了包括试验二十号C卫星在内的一系列相应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的卫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院长胡海鹰当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更让胡海鹰欣喜的,是临港新片区航天产业化发展和航天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胡海鹰表示,不论是上游的供应链,例如聚焦研究卫星飞轮、新型荷载等企业;还是聚焦卫星应用的下游企业,都将在临港“落地开花”。

  官方数据显示,临港新片区已集聚卫星制造和卫星应用领域创新平台2个,国家、省部级实验室4个。临港新片区正积极推动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突破卫星批量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基本建成低成本脉动式卫星批量生产线,力争建成中国领先的卫星智能化、标准化、批量化制造基地。

  “科技创新带来的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处长陆瑜表示,科技创新将是临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临港新片区着力构建未来智能产业集群、未来能源产业集群、未来健康产业集群和未来空间产业集群。此间官方提出,目标到2030年,临港新片区未来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据陆瑜介绍,临港新片区已落地的上海交大智能制造平台、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平台等16家新型科创平台、科研机构发挥特色优势,围绕新材料、人工智能、空间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与创新企业深度合作。

  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临港新片区。在当日会议现场,RISC-V生态创新中心、同济卓越工程师学院、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筹)等7个科技创新项目签约落地。

  陆瑜表示,“以企业为主体”是临港新片区厚植科创“沃野”的关键一步。当日新认定的3家创新联合体和1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以及正式揭牌的长三角—天岳国家技术联合创新中心、上技国际全球离岸创新网络基地,进一步凸显企业在临港新片区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往往从企业的需求侧,从市场的需求侧来开展创新,”陆瑜表示,以企业为主导,加之科研机构、科研平台的创新助力,“其成果转化成功率、效率会更高”。(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商务部:全年服务贸易发展将稳中向好 服务贸易结构将持续优化

同时,将同业活期存款纳入自律后,有利于缓解银行息差收窄压力,更有效调节资金供求和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且利好银行股估值,有利于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发展,提振投资者信心。

物流行业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在汕尾展区,肉丸香气四溢,食客排起长龙等待品尝。“这个丸子口感好,筋道弹牙,好吃。”有市民现场试吃后不断夸赞。这种“丸子”正是汕尾有名的马鲛鱼丸,是今年汕尾新入选的12款“圳品”之一。

42所在京院校新增百余中高职专业 智能制造和“一老一小”仍是热门领域

对于7月市场而言,降首付比、降房贷利率的“6·26”新政无疑是一大重磅利好,在市场信心提升的同时,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有显著增长。

扎根基层 这些代表委员勤履职、建诤言、献良策

工业出口由降转增,主要行业地区回升明显。随着外贸政策红利不断释放,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由上年12月份同比下降3.2%转为增长0.4%,回升3.6个百分点,结束了此前连续八个月下降态势。在10大出口行业中,有8个行业出口增速较上年12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金属制品和通用设备等行业出口分别增长32.6%、20.4%、12.3%;汽车行业出口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13.0%的两位数增长;消费品制造业出口受海外需求改善拉动,出口增速由上年12月下降10.6%转为增长4.0%,其中纺织服装、家具、文教工美等行业出口增速均有较大幅度回升。在主要出口地区中,浙江、广东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7.2%、4.3%,较上年12月份回升11.9个、10.8个百分点。

吉林天桥岭又见“路虎”出没

江西龙年“第一会”同样关注重大项目,在2月18日举行的2024年一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十百千万”工程动员大会上,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下达开工令,强调推进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释放出全省上下抓项目全力以赴扩投资的信号。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